Skip to content

福州印象

这几天在福州社会实践,说说我的看法

福州沿海,温热。去的几天正是夏天,刚下车或者刚出建筑,迎面就是几股热浪。

可能是敬爱的习主席时任福建省省长的原因,我去到的几乎每一个单位都强调都宣传习主席的指示,我的感受很不适。(福州的口号是马上就办,真抓实干)

来的时候打的是近30块的网约车,走的时候十几块,司机的素质跟我的体验明显有区别。

我们组的课题是社会治理,参观了不少政府单位。我之前是觉得和人,和一群人打交道是琐碎无聊的。去了不同的部门,他们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解决各色各样的矛盾纠纷,还挺是一门学问。

带队老师主张每个人都要发言讨论,我没发过言,我不认可。或者说对这个实践本身就不认可,走马观花又能怎样?想吐槽的地方倒是不少可以说的。社会治理对我来说还是太抽象,不能共情。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

每个地方都安了一块unity做的上世纪炫酷炸裂ui大屏,浪费,鸡肋,可笑。不过谁都会喜欢花瓶的吧。

也算尝试一下,负责了新闻稿。

赶火车,深夜来,清晨走,没有好好看一看这座城。

白天要四处转,只有晚上的时间是自己的,花了两天写了个下载站玩玩,因此两次睡过头了。

最后去的地方和我牢软关联很大的,收获不多,想说说他们展示讲解的本身: 帝视科技业务涉及相机软件(自己试了一下,完成度不是很高,再加上没有抖音自带的流量确实没法竞争)视频编辑,卖服务器,宣传片里还有竹子加工的机械,感觉太散了,听了一圈抓不住重点,只是觉得公司很大。还有什么呢,它的创始人是一个视觉这方面的技术出身的,国内有的公司就是国家扶持起来专攻某个卡脖子的比如汽车电池的检测(这个赶巧也是视觉),和这种我感觉交流会更深入吧。
另一个是switch羽毛球游戏,无人机展示,ai拍照,给咱们看看有点打发时间,哄小孩的意味,,, 人工智能那边展示几个自己的模型的平台(这个我还特地看了一下它官网,文档特别特别特别简陋。)

就这样吧。

附: 实践总结(ai扩写废话凑字数之前版):

我不理解报告厅

我高中的报告厅里是历届清北学长的照片和介绍,以激励后进.
去过相关科技企业参观, 报告厅里面介绍产品和公司本身, 以宣传获客.
这些我都能理解, 但是一个政府单位为什么要报告厅呢?

原因猜测:

  • 宣传单位本身. 网络上已经有通过社交媒体来宣传相关单位, 比如某地消防站, 海南海关, 更多的效果是用轻松的方式普及相关知识, 而不是介绍这一个具体的单位是怎样的.
    我不理解政府单位为什么需要宣传自己. 它不以盈利为目的. 舆论问题也不是靠报告厅宣传解决的.

  • 交付检查.
    一个实实在在的炫酷的花哨的巨大的大屏幕在心理上有可能比报表, 比背后支撑的服务更直观更能展示投入的产出.

    毛泽东把调查研究作为领导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决定政策的基础,指出:“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

    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去实地调查研究, 所接触到的只有狭小的报告厅里面已经准备好的讲解员和各种面板, 这和查询网上公开的信息是否有区别, 此行千里是真正深入到一线了吗?

其他细节

  • 成本 福州智脑和法务那里的大屏有上百寸, 远超投影仪或者几个小屏幕的总和.
  • 耦合
    我注意到福州三坊七巷消防站和消防博物馆是在同一个建筑里了. 如果博物馆可以为游客宣传, 那么游客的存在会不会影响突发紧急情况消防站的运行?
  • 实用性 炫酷的花哨的一股科幻风的unity实时渲染的UI界面. 内部还专门为展示(举例福州智脑的UI一部分是某个预制的图片或者视频, 法务那个整个就是一个静态的日期标着前几年的图片)设置了程序.